指鹿为马,我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然而,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产生的故事呢?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昏庸的燕国国君为达到君权而用中国古代对禽兽的统治方法来欺骗官员和人民,或许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会偶尔遇到这些虚假宣传和舆论谎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发生在两千年前故事吧!
在那个时代,燕国国君掌握着天下强大的武力,但他缺少文化和智慧,以至于他的诸多谬误的想法成为了真理。国君和大臣开玩笑的时候,谁敢顶撞他呢?燕国国君担忧太子会对他不利,想从太子的辅导员那里得到一条消息。他告诉辅导员要求军队“指鹿为马”,意思是要他欺骗太子。辅导员惊愕不已,但担心遭到害死,还是屈服了。
辅导员选出了长得像鹿的马,然后对太子说:“这可是我们的骏马。”太子认出来了,于是辅导员说:“我告诉你,他早上还是鹿。”
太子心想不可能,马和鹿是有区别的呀?他于是命令辅导员驾马回去,然后让众臣们判定:是马还是鹿?大臣们多数认定这是一匹马,并被燕国国君取笑笑话。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基本上被用作解释欺诈、虚假和执政者故意颠倒是非的工具,实际上,在周代《尚书》的传统和另一个关于商代商纣王的故事中都有相似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燕国国君所派遣的那位辅导员,在加入燕国之前是个儒生,他叫做王充。
王充,《论衡》的作者,是东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纳言家,能说会道,是那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他从事的辅导员工作,不久之后他便成为了燕国宫廷的高级官员,颇具权势。
上面的故事以及王充的身世,真实性究竟如何?历史、文学界都有着不同的看法,然而既然有了这个成语,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启示了我们应该警惕虚假宣传,分清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