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古代利用天文、历法、数字、图书、神话传说将时间、空间抽象化,将日、月、星辰、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人的身体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等互相联系起来的一种复杂符号系统。
而天干地支纪日法,又称“地支纪时”“十二时辰”,是指一种利用天干地支纪算时间的法则。
根据史书记载,天干地支纪日法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在唐、宋以及明清等时期,天干地支纪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明律》甚至规定:“于廷城之东,牛街之北、泥市之西、贡院之南各立一个大钟,嘉定钟则主日、干时;海宁钟则主早市与初时;镇江钟则主中市与晚时;福州钟则主夜市与晚市。”
因为天干地支有十天干、十二地支共二十二个字,所以天干地支纪日法每隔六十年一个轮回。而每个轮回中,每一个天干地支都有吉凶祸福,还有和生肖的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占卜、决策、姓名学、医学、农业和人文学科等方面。